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作文

立秋作文800字

时间:2023-11-16 高中作文

立秋作文800字

第一篇:立秋作文800字

高一(2) 宣闻烨

下午窗外飘起了层层小雨,飘飘洒洒的似一层幕布般无边无际。雨水夹杂着风声,向窗这边袭来,莫名的寒意吹进了屋子,不禁打了个寒战。这季节,实在是奇怪,昨日还艳阳高照,显出暑意未难消的样子,怎么说冷就冷了。

我拿起身边的外套穿上,走出了家门。

上海拥有着其他城市没有的优势——成片成片的梧桐树,一色一字排开,似威严的哨兵,标志,光洁。树叶绿得发亮,风吹过,发出惬意的声响,实在是不可多得的风光。此时的梧桐叶,被秋风染得金黄,似是晏殊所言:“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纷纷扬扬的洒下,仿若蝴蝶从天而降般轻巧却又耀眼。秋雨就这样带着那片片落叶,从城北铺到城南,铺到各个角落。秋,把最美好的金黄色带来,悄悄的点缀着路面。把炎热的记忆用秋风吹散,留下一片秋独有的沉寂。

我撑着伞,缓缓闭上了眼睛。耳边的风声搅动着脚底下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扫帚扫过落叶,接连的发出如蚕食桑叶的细碎声,身旁的车辆碾过落叶和水塘,发出清脆的响声。一切似乎都归入了沉寂,脑内烦躁的思索被这沙沙的声响抹除,深吸一口气,闻到的是落叶和雨水那股淡然又平静的气息,眉间渐渐舒展,竟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轻松。来自作文吧 .

霎时,身边的一串笑声夹杂着一段急促的沙沙声朝我身后奔涌而来,我急忙的从这段自我沉浸中苏醒。一群孩童出现在了我的身后,他们大多7、8岁,最纯真无邪的年龄。许是他们的那段最无忧无虑的笑容,许是他们过分灿烂的笑脸,我定定的站在一旁,竟忘记了离开。男孩们忘记了父母的叮嘱,手边的伞撑着撑着便扔到了地上,他们淋着雨,蹦跳着踩在那片金黄的落叶上,互相推搡嬉笑。雨水浸湿了衣服和头发,他们用手擦去雨水,露出更灿烂的微笑。女孩们则安静得多,但也显出孩童的生气,不顾落叶的泥土和灰尘,用手攥着一片又一片的落叶,贪婪地拣出自认为最好的落叶。他们各自的忙着自己的事,他们可以美好到做自己的风景;他们是立秋秋风还未刮走的余热;他们是梧桐树上仍挂着的绿叶。

而我,站在他们身旁,已然的成为了那片秋叶。原来,我和他们之间,隔着立秋。他们7、8岁,无忧无虑。我,15岁,已然正当少年,得无奈地褪去绿意,得到的是更沉稳金黄。

身后的嬉笑依旧,我带着自己的秋叶离开了。

第二篇:立秋作文800字

高一(2) 石昊颢

学了《故都的秋》,就更加想看秋天。

在上海,是感觉不到明显的秋意的。夏、秋、冬三个季节总是分不清晰。夏末的时候,一天热,一天凉的,总是要等到进入秋天一段时间后才惊觉,“已然是秋天了”。上海的夏秋之交总不易让人看见,到处都是高楼,即使能看见树,也大多是常青树,偶尔有一两棵将黄未黄的。同北平那样满眼的金黄相比,这秋就显得不那么纯粹、浓烈了。

但是我仍最喜欢秋天。上海的秋太短了,视觉几乎无法觉察,嗅觉才是第一时间感受到秋意的。

桂的香,我所以为的,秋的起点。从窗口望去,映入眼的几乎都是常青树,唯有两棵桂花树,从绿色的缝隙中冒出星星点点的、金黄色的微光。打开窗子,不必探出头去,也能闻到。桂的香,是甜而浓的。风吹过来,金黄落到地上去了,香气却仍然存在着,丝毫不减。每年的这个时候,家里总是要烧些桂花酒酿的,满屋子都是这样甜的香,散开了,钻进各个角落里,躲藏着,钻在书页间,待下次翻开时,再逸出来。

可惜,这桂香终是持续不了很久,强烈而浓厚的香气,终被秋雨冲淡,继而消散了。金黄色的小花潜进泥土里,埋葬了自己,而最后的一点香气将与次日的晨雾一同升起。

这南国的秋虽浓烈一段时日,但脆弱、短暂。短暂到近乎没有,桂子来不及为自己的逝去哀叹,雨水来不及为自己的行为忏悔。

不觉间,雨落下了,这蓄谋已久的、击散了桂香的雨,带着桂花一同跌碎在泥土里;敲碎了平静的水面,泛起一阵阵潮湿的涟漪。对,在南方啊,即使是秋天,也是潮湿的。走在马路上,夏末的时候终归是有些微热,潮湿的热浪扒拉着人,觉得不舒服。雨水却是清而凉的,然而这清凉倒像是触觉对嗅觉的无声的忏悔,甚至还来不及忏悔,刚拥有了生命,又失去它了。这脆弱、短暂的秋就倏忽而灭。

只有秋蝉在树上凄切的嘶鸣,同风吹过时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勉强起伏,最终也沉落在悉悉索索的雨声中,寻不出端倪,宛如在耳朵里给人留下最后一点念想。

一切都消失得太快,树叶还没有来得及黄,就不堪重负的飞坠到地上;候鸟来不及搬家,就匆匆忙忙的向南飞去了。草木一秋,像极了人生一世,我只能把夕阳金色的光,桂子掀起的甜浪和树叶与风的对话装进名为回忆的包裹。一个秋天就这样老去,夏日的烟火终于尘埃落定,冬日捧着雪步步来临。

秋天是一年之中缝补在我身上的、最柔软的四分之一。是经历了前三个季节,大自然的心的投影。是去年的秋赶路至此疲惫不堪的残影。只可惜这最温柔的秋,来的悄无声息,去的无影无踪,匆忙的,酝酿着下一个秋季。

【立秋作文8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