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作文范文

2023年经典的谚语故事(模板12篇)

时间:2023-11-24 作文范文

2023年经典的谚语故事(模板12篇)

故事谚语大全

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战胜困难的法宝,它让我们看到希望。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见解。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发现总结的风格和思路各异。

经典的谚语故事篇一

父母留下的,总有一天会吃完。松鼠说,我还得靠自己贮备食粮,不敢有半点儿偷懒。

松鸡格格发笑,笑松鼠有福不会享,说自己的生活过得潇洒又自在。松鸡在吃食方面从来都是挑挑拣拣的,非常讲究,再好的果子,它也是这儿叮几口,那里啄几下,就丢在一边不再理会;许多果实被它糟蹋了。松鸡不但不心疼,还得意地宣称:这是我的福分;松鼠那穷命,甭想沾边儿。

不久,下了几场暴雨,树林里的野果被冲洗一空,很难寻到充饥的食物。

这天黄昏,松鼠冒雨采蘑菇归来,见自己树洞贮藏室外,吊着一只鸟儿。赶近一瞧,竟是松鸡!

原来,松鸡肚饿难挨,趁松鼠不在家,便把脑袋伸进洞里偷吃,一时啄得太猛,嘴里叼的食物太多,吞不下喉咙,头又抽不出来,便活活卡死在小洞口了。

经典的谚语故事篇二

第一个:关于“狗屁不通”的故事!

关于狗屁不通这个词语的背后故事,我相信很多看官都不知道,狗屁不通,他的原本词义是狗皮不通,说的其实是狗的一个特征,我们知道狗它是没有汗腺的,所以夏天的时候他只能借助自己的舌头来散发自己身上产生的热量,所以我们在夏天的时候,经常都可以看见一些狗耷拉着舌头,所以古人也正是借用了狗的这一特点,创造出了狗皮不同这个词语,后来就是因为这个“皮”和“屁”是谐音,后来人们就用这句话,来形容那些文理不通的诗文或者不明事理的人,就以“屁”来贬低之,换成“屁”之后,这个词语就更加的有冲击力,所以后来这个“狗皮不同通”逐渐就演变成了“狗屁不通”。是不是没有想到呢?!

第二个:关于“无奸不商”的故事!

无奸不商,想必大家对于这个词语也是非常熟悉的,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无奸不商”在以前的原意是“无尖不商”这个“尖”来自于古代用于度量的斗,因为在古代的时候,米商在卖米给大家的时候,除了要将这个斗装满外,他还需要多舀上一些,然后让这个斗冒出一个尖儿,意思就是用这个尖儿来告诉大家,他是最划算的,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如果商人不能做到敦厚,那么这个商人就会被大家认为是一个不够资格的商人,所以就有了无“尖”不成商,但是到了近代,因为有些人的道德素质的下降,所以无“尖”不商就演变成了无奸不商,再后来就直接演变成了奸商,现在大家知道这个词语的背后故事了吧?!

第三个:关于“无毒不丈夫”的故事!

无毒不丈夫,大家估计在生活中并不怎么用,但是在很多电视剧里面,特别是反派都会用到这句话,其实这句谚语还有一个前句,叫做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本身并不是这样的,他的原意是无度不丈夫,这个度也就是度量的意思,这个度量就是说一个人作为君子或者是丈夫,都必须要有非常好的度量,也就是胸怀,一个人如果没有广阔的胸怀,那么就真的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所以这句话的原意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知的这样,但是从这个度“度”到“毒”其实就是一些小人用来自我安慰的方法,但是现在依然这么流行,其实还是挺让人感叹唏嘘的!

第四个:关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故事!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一句非常非常自私的话,不过现在这样的理解,只是对她的一种误解,我们现在说的这个人不为“己”读的是第二声,但其实在古代的时候,这个“己”应该是念第四声,也就是“为己”第二声代表的是作为的意思,第四声代表的是为了自己的意思,有非常强烈的自私嫌疑!所以“为己”就是做真实的自己,这句话的原因是人生于天地间,其性本善,最真实的自己,就是那个充满灵性的自己,这个是大自然的规律,如果人不能活出人本性的样子,那么就是与天地相悖,也就是违背了自然的基本规律当然是要“天诛地灭”的!这句话的原意其实也是在教授大家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逐渐的演变成了现在这个自私的词语!

第五个:关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故事!

这个词语在我们平时用的时候都会带着一丝无奈的感觉,面对别人的提完感觉很难受一样!但这样的精神是非常好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现在的意思是追根究底的意思,也就是一个事情必须要追究到底,不把这个事情搞清楚就不罢休,但其实这句话的原句应该是“打破砂锅璺到底”这个“璺”是纹路的意思,我们知道砂锅如果你打破之后,它就会出现一些裂缝,这个裂缝就是“璺”的意思,只不过后来这个“璺”和“问”是谐音,所以就变为了:打破砂锅问到底!

经典的谚语故事篇三

十五的月亮圆圆满满。

岸上捞月--自费功夫;白费劲;枉费工中。

叭拉狗咬月亮--不知天多高。

月有圆有缺,人有聚有别。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凭日月,人凭良心。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

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

天空的美丽是太阳、月亮和星星;。

群山的美丽是野果和森林;。

一个国家的美丽就在于人民。(蒙古族)。

屋里无灯望月出,身上无衣望天热。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怕没处下金钩。

善行如日月经天。

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

夜盗恨月明。

经典的谚语故事篇四

仪式结束后,他拿出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几个人。大家商量说:“我们都来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其中有一个人先画好了。但他看到同伴还没有画完,就又给蛇添上了脚。这时,另一个人也画好了,夺过酒壶吧酒喝了,并且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

经典的谚语故事篇五

潮汕俗语“无好家神通外鬼”意指吃里扒外,胳膊往外拐。这个俗语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

相传某乡有一户贫穷人家,生活十分困难,常常缺米断炊,过年过节也只能向人家借一点钱勉强度日。他家的灶神(司命公)总觉得供奉的东西太少了,不若大户人家,有肉有菜。于是越想越生气。某日,阎王要抓一个替死鬼。正巧这事被灶神得知,他觉得报复的机会来了,竟然跑去向鬼差“推荐”自家的主人。可恨这位“家神”不但没有保佑这家人幸福,反而串通鬼差要来害自已人。幸好灶神的所做所为都为主人梦中获悉,醒来后气愤万分,遂将灶神牌位扔出门外,连声骂道:“无好家神通外鬼!”

凡事学大丈俗语:“凡事学大丈”意指做事心中无数,盲目跟从。“大丈”本指大姨父,潮汕习俗大人跟小孩称呼对方以示尊敬,所以襟弟称襟兄也称“大丈”。

“凡事学大丈”这个俗语,源出民间流传的一则“傻女婿故事”。传说以前有一位傻女婿要到岳母家祝寿,妻子怕他出洋相,便告诉他:“大姐夫是个知书识理的人,到了我妈家,你就跟他学着做就行了。”翌日,到了丈母娘(岳母)家,傻女婿便细心注意大女婿的一举一动,认真模仿。在筵席上,大女婿举杯向丈母娘祝寿,他也举杯祝寿;大女婿为丈母娘夹菜,他也夹菜;规规矩矩,很有风度。丈母娘心想小女婿虽没读书,也甚懂理,心里很高兴。席间大女婿掰分一粒蚶吃,并用手帕将蚶壳包下,然后又吃豆粉汤。小女婿一不留心没看清楚,以为大丈吃蚶是连壳吞下,心想这可能是礼貌吃法。于是,也拿了一粒蚶放进嘴里,拼命往喉咙里咽。这谈何容易,他被哽得好苦。大女婿见襟弟这般傻相,忍不住大笑一声,谁料刚吞下的豆粉丝从鼻孔中喷了出来。傻女婿见状,惊惧万分,忙把蚶壳吐出,连连说:“大丈啊大丈,你那‘蛤蟆吞涎’已经把我哽得半死。这一着‘牛囝穿鼻’我确实学不来!”弄得大丈哭笑不得,众人却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斫断手指头。

潮汕人比喻某些人做错了事之后决心改正,痛改前非或指某个人下定了决心,总是用“斫断头指头”这个俗语。

唐朝玄宗年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当时的名将张巡守睢阳城,浴血奋战。但寡不敌众,只好派手下大将南霁云向其它城守将讨救兵。南霁云带了三十名骑兵,奉命突围到附近的临淮关搬救兵。敌军数万人发现南霁云等的踪迹,就四面拦截,不放他过去。南霁云左右驰射,人马所到之处,好象闪电一样,倏尔明灭,使得敌军神摇目眩,不知所措。南霁云突围成功,到达淮阳时只损失两名部下,唐朝的将军们都妒忌张巡的威名,坐视其败,不愿伸出援手。临淮的守将贺兰进明,尤其如此。南霁云苦口请兵,贺兰进明只是不答应。南霁云悲愤之至,在宴会中拨出佩剑,砍断一只手指,鲜血淋漓地斥责贺兰进明自私,座中人不禁为之泪下。

睢阳城破,张巡、南霁云等被俘不屈,以身殉国。

潮阳及澄海都建有双忠公祠,以纪念张巡和许远。而南霁云“斫断手指头”的这个典故,也随之流传。但其语义已有所演变。

经典的谚语故事篇六

从前,有几兄弟,常常吵架。

一天,父亲把他们叫到跟前,拿出一把筷子,说:你们谁能把这把筷子折断。

几兄弟都折了折,谁也折不断。

父亲把这把筷子拆散了,分给每人一根,叫他们再折,这次,他们一折就断了。

父亲说:你们看,一把筷子多结实,折不断。一根筷子很容易就折断了。以后,你们不要吵了,团结起来才会有力量。

经典的谚语故事篇七

天神宙斯与天后赫拉结婚时,古老的地神该亚送给他们一株金苹果树。宙斯把金苹果作为最高奖赏。

有一天,他想到下界的人类,便召集众神开会,讨论应该把金苹果奖给哪个行业的人。

海神说:应该奖给那些勤劳的船夫,他们出没波涛,沟通水陆。

战神说:应该奖给那些勇敢的军人,他们出生入死,不惜牺牲。

火神说:应该奖给那些灵巧的工匠,他们制造器械,造福人类。

缪斯说:应该奖给那些天才的艺术家,他们沟通心灵,美化生活。

宙斯说:是谁哺育了这些勤劳、勇敢、灵巧、天才的人们呢。

他把金苹果奖给了教师。

经典的谚语故事篇八

孟子三岁丧父,由其母亲抚养成人。小时候住山东邹县城北二十五里的马鞍山下,村名叫范村,村不远有一片墓地,出殡的人群常从孟子家门口经过,於是孟子就模仿送殡的人,孟母看见了,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把家搬到城国北部的庙户营。可是这裏街上相当繁华,东部住一个杀猪屠户,孟子就学屠户的样子,整天嬉戏。孟母感到这裏也不宜培养孩子,便又移居於「学宫之院」,即县城南门外子思书院旁。从此,孟子被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孟母甚喜,就把孟子送进了这所学宫读书,他勤奋读书,终成大儒。

头悬梁锥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瞎子打灯笼。

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说:“天晚了,路黑,你打个灯笼回家吧!”盲人火冒三丈地说:“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还给我打个灯笼照路,不是嘲笑我吗?”他的亲戚说:“你犯了局限思考的错误了。你在路上走,许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着灯笼,别人可以看到你,就不会把你撞到了。”盲人一想,对呀!局限思考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整体思考是你把自己放到整个环境中去考虑。系统地思考问题,就会发现,你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互动。

经典的谚语故事篇九

孟子三岁丧父,由其母亲抚养成人。小时候住山东邹县城北二十五里的马鞍山下,村名叫范村,村不远有一片墓地,出殡的`人群常从孟子家门口经过,於是孟子就模仿送殡的人,孟母看见了,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把家搬到城国北部的庙户营。可是这裏街上相当繁华,东部住一个杀猪屠户,孟子就学屠户的样子,整天嬉戏。孟母感到这裏也不宜培养孩子,便又移居於「学宫之院」,即县城南门外子思书院旁。从此,孟子被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孟母甚喜,就把孟子送进了这所学宫读书,他勤奋读书,终成大儒。

经典的谚语故事篇十

一手难遮两耳风,一脚难登两船。

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一样事,百样做。

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

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一笔画不成龙,一锹挖不出井。

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

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省。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草。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宁失一事,不失一时。

对强盗只能用刀子,对恶狗只能用棍子。

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

有一兴必有一败,有一利必有一弊。

有话说在明处,有药敷在痛处。

有果必有因,有利必有害。

有上坡必有下坡,有进路必有出路。

吃饭先尝一尝,做事先想一想。

吃菜吃心,听话听音。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刚则易折,柔则常存。

会说的惹人笑,不会说的惹人跳。

会怪怪自己,不会怪怪别人。

会跳的先缩脚,会撞的先缩脖。

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人难唱独板腔。

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先钉桩子后系驴,先撒窝子后钓鱼。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墙。

行船趁顺风,打铁趁火红。

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

人美不在貌,美在心意好。

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小心不怕多,有礼不在迟。

小的不哄,老的不欺。

不怕衣服有补钉,只怕心灵有污点。

见人不施礼,枉跑四十里;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地。

打怕的人是假的,敬怕的人是真的。

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让路不是痴汉,躲路不是呆人。

当着矮人,别说矮话。

争着不够吃,让着吃不了。

行路能开口,天下随便走。

好饭不怕晚,好话不嫌慢。

买卖不成仁义在。

你敬人一尺,人敬您一丈。

你对人无情,人对你薄意。

冷天莫遮火,热天莫遮风。

君子动口,小人动手。

君子争礼,小人争嘴。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赢一步。

若要好,大让小。

事怕合计,人怕客气。

和人路路通,惹人头碰痛。

美言美语受人敬,恶言恶语伤人心。

说归说,笑归笑,动手动脚没家教。

逢着瞎子不谈光,逢着癞子不谈疮。

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爱徒如爱子,尊师如尊父。

敬老得老,敬禾得宝。

经典的谚语故事篇十一

2、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3、不分青红皂白。

4、不见真佛不烧香。

5、吃了豹子胆。

6、船家的孩子会浮水。

7、不知哪块云彩下雨。

8、不可同日而语。

9、拔根汗毛比腰粗。

10、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11、不进山门不受戒。

12、丑话说在前头。

13、操心不见老。

14、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

15、矮子面前不说短话。

16、吃饱了撑的。

17、出水才见两腿泥。

18、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19、苍蝇不叮没缝的蛋。

20、八字没一撇。

21、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22、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

23、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24、拆东墙,补西墙。

25、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

26、不吃黄连,不知啥叫苦。

27、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28、不管三七二十一。

29、秤杆离不开秤铊。

30、不知道哪头炕热。

31、吃错了耗子药。

32、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33、不知天高地厚。

3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5、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36、吃人家饭,受人家管。

37、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38、穿新鞋走老路。

39、不打无准备之仗。

40、半斤对八两。

41、吃了迷混药()。

42、不怕慢,就怕站。

43、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

44、不打无把握之仗。

45、别人牵驴你拔橛子。

46、吃哑巴亏。

47、不食人间烟火。

48、比死人多口气。

49、不在话下。

50、不够塞牙缝的。

51、不是省油的灯。

52、成者王侯败者贼。

53、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54、按下葫芦起来瓢。

55、不见兔子不撒鹰。

56、“小二”管“大王”

57、不到黄河心不死。

58、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9、秤有头高头低。

60、不吃羊肉惹身臊。

61、不死也扒成皮。

62、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63、船到桥头自然直。

64、比登天还难。

65、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66、笨鸟儿先飞。

67、出头的橼子先烂。

68、不怕贼偷,就怕贼惦心。

69、不看僧面看佛面。

70、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71、吹胡子瞪眼。

72、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73、不打不相识。

74、吃软不吃硬。

75、挨着勤的'没懒的。

76、吃人不吐骨头。

77、出多少汗,吃多少饭。

78、不拉屎占茅坑。

79、白披一张人皮。

80、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81、穿一条裤子。

8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83、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84、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85、长叹不如慢磨。

86、吃了枪药了。

87、秤铊虽小压千斤。

88、吃不了兜着走。

89、兵败如山倒。

90、不吃馒头争(蒸)口汽。

91、病急乱投医。

92、吃人饭,拉狗屎。

93、长添灯草满添油。

94、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9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96、不是冤家不聚头。

97、丑媳妇早晚也得见公婆。

98、不撞南墙不回头。

99、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100、不见棺材不落泪。

101、窗户纸一点就破。

102、吃力不讨好。

103、半路上出家。

104、背着抱着一般沉。

105、八抬大轿请不去。

106、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107、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108、不费吹灰之力。

109、饱汉不知饿汉饥。

110、鼻子气歪了。

111、出家人不说在家话。

经典的谚语故事篇十二

凡事学大丈。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经典谚语故事集锦,欢迎阅读。

上梁不正下梁歪。

宋朝的时候,有个叫陈州的地方,这里连着三年都没有下过雨了,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到处流浪乞讨.朝廷知道后,便派刘衙内的儿子刘得中和女婿杨金吾到陈州发放粮食,救济灾民.临走时.刘衙内悄悄地对他们俩个说:"你们两个去陈州发放粮食救灾,这可是个发财的好机会呀!你们到那里这后,就把米价抬高,由五两一石改成十两一石,然后再往米里面和一些泥土和糠秕,这样我们就可以借这个机会大赚一笔啦!"两人听了,会意地点点头,然后便离去了.到了陈州后,刘得中和杨金吾两人便按父亲说的那样,把米价改成了十两一石,往米里面掺了很多土和糠秕,还在称上面做了手脚,短斤少两.老百姓看到买来的米不仅价格高不够斤数,而且里面还有很多泥土和糠秕,心里非常气愤,于是便联合起来,到官府那里告状,谁知这件事情传到了包拯的耳朵里,包拯是当时有名的铁面无私,公正执法的官员,他知道后,亲自到陈州了解情况,调查清楚之后,便马上把刘得中、杨金吾抓了起来,按照法律判处了死刑.

凡事学大丈。

孟母三迁。

孟子三岁丧父,由其母亲抚养成人。小时候住山东邹县城北二十五里的马鞍山下,村名叫范村,村不远有一片墓地,出殡的人群常从孟子家门口经过,於是孟子就模仿送殡的人,孟母看见了,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把家搬到城国北部的`庙户营。可是这裏街上相当繁华,东部住一个杀猪屠户,孟子就学屠户的样子,整天嬉戏。孟母感到这裏也不宜培养孩子,便又移居於「学宫之院」,即县城南门外子思书院旁。从此,孟子被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孟母甚喜,就把孟子送进了这所学宫读书,他勤奋读书,终成大儒。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风叩橄榄。

乘风叩橄榄“乘风叩橄榄”,是流传于潮汕各地的俗语,也是潮汕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实事。作为俗语,它嘲弄那些乘机捞一把的不良现象或趁火打劫的不法行为。作为史实,它曾发生于盛产橄榄的地方。“乘风”的“风”,指的是台风。“叩橄榄”则是偷盗的行为。橄榄,是潮汕的土特产。潮汕橄榄品种繁多,驰名海内外的名优橄榄,有潮澄饶交界一带的乌种橄榄、潮阳金玉芦塘的三棱橄榄和揭西凤湖橄榄等经典谚语故事大全经典谚语故事大全。由于橄榄用途广,价值高,历来果农喜欢种植它,“鼠贼仔”也蓄意偷窃它。澄海隆都南溪村有民谣:“南溪阿妈多,无好仔弟担阿妈去卖。”橄榄与“阿妈”音近似,“阿妈”即橄榄。而担阿妈去卖的仔弟,自然不是好仔弟。“无好仔弟”指的处那些愉“叩橄榄”的“鼠贼仔”。当地人说,收获橄榄从来都是摘取,不是“叩”。“霜降,橄榄摘落瓮。”这农谚指明两点:一说收获橄榄季节是霜降;二说收获橄榄的方法是摘。摘取橄榄还要有相当的技术。一般是用1条竹藤制成的软性长梯,每梯格约1米,最长的梯有18格,即18米。操作人把梯倚于树冠边,顺梯爬上去后,用脚夹住梯格,手抓树枝,采摘橄榄,放进身后勾篮。摘取时最怕有风,更怕大风,因风吹树枝摇,操作人有危险,同时风吹树摇橄榄掉,掉下来的橄榄易损伤,不能久藏。只有“鼠贼仔”才“乘风叩橄榄”。因为台风到来,果园无人摘橄榄,“鼠贼仔”就乘此机会,用竹竿或石头偷“叩”橄榄。这样,风刮加偷“叩”,橄榄落满地,“鼠贼仔”偷走一部分,还剩下很多,风后园主巡查也弄不清是被风吹落,还是被人偷叩。“鼠贼仔”自以为这是其得意之作。但时日久长,终被发觉。这“乘风叩橄榄”就成了广为流传的俗语。如今,人们对于那些层层加码的乱收费等不正之风,也比如为“乘风叩橄榄”。

斫断手指头。

潮汕人比喻某些人做错了事之后决心改正,痛改前非或指某个人下定了决心,总是用“斫断头指头”这个俗语。

唐朝玄宗年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当时的名将张巡守睢阳城,浴血奋战。但寡不敌众,只好派手下大将南霁云向其它城守将讨救兵。南霁云带了三十名骑兵,奉命突围到附近的临淮关搬救兵。敌军数万人发现南霁云等的踪迹,就四面拦截,不放他过去。南霁云左右驰射,人马所到之处,好象闪电一样,倏尔明灭,使得敌军神摇目眩,不知所措。南霁云突围成功,到达淮阳时只损失两名部下,唐朝的将军们都妒忌张巡的威名,坐视其败,不愿伸出援手。临淮的守将贺兰进明,尤其如此。南霁云苦口请兵,贺兰进明只是不答应。南霁云悲愤之至,在宴会中拨出佩剑,砍断一只手指,鲜血淋漓地斥责贺兰进明自私,座中人不禁为之泪下。

睢阳城破,张巡、南霁云等被俘不屈,以身殉国。

潮阳及澄海都建有双忠公祠,以纪念张巡和许远。而南霁云“斫断手指头”的这个典故,也随之流传。但其语义已有所演变。

【2023年经典的谚语故事】相关文章: